建设性回应是建立在立体式聆听、360度区分、启发式发问的基础上的,所以,在它们后面出场。经验丰富的教练运用这些能力时,也不一定会按前后顺序,但是建设性回应一定是有根据的,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做出的。
那么,“建设性回应”的方向是什么呢?
第一、引发对方自省,并看到自身盲点;
第二、认清自身需要学习及改善的地方;
第三、反映现状,令对方清晰目前的位置;
第四、引发对方发现更多可能性。
要做到这些,就是要搞清有可能走偏的方向,或去到的误区。与“建设性回应”相对的就是“破坏性回应”。破坏性的回应形式有:
1)争辩;例如“你是错的!” “你这样做不对!”
2)打击;例如“瞧你那熊样儿!”
3)讨好;例如“你太了不起了!每天起那么早!”
4)发泄;例如“这么笨!去死吧!”
5)讽刺。例如“穷的就剩钱了!”
以上破坏性回应的出发点是:
1)想证明我是对的,对方是错的;
2)与对方的社会标准、文化差异、价值观产生冲突,产生了对抗情绪:
3)心理想在对方身上得到好处,因此出卖了自己的立场;
4)不满、不耐烦、有情绪;
5)瞧不起对方。
在心态教练的范畴内,破坏性回应不是回应,是一种破坏性的批判。建设性回应对人有很大的帮助,那么破坏性回应会怎么样呢?也具有很大的杀伤力!就像拿一个“哈哈镜”或“折射镜”照人一样,照出的是歪曲的事实和偏见。所以,用建设性回应要坚持正确的方向,达到满意的效果,就要留意到教练自己的出发点是不是中立的?平等的?贡献的?
除此之外,还要留意被教练者接收回应的状态。对方有可能是积极的接收、面对和自我检视,这是很好的状态;也有可能对方是抗拒、解释、自我保护、辩解或选择性的接受,这时教练就要及时调整状态,既要调整对方的状态,也要留意自己的状态。教练千万不要陷入解释和争辩之中,更不能不让对方说话,这会使教练的效果大打折扣的
总之,教练的出发点要摆正,与被教练者的态度要有一个很好的衔接,才能使回应真正有建设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