聆听时,通常声音来自于两个方向,一个是外面的世界,一个是内心的声音。要有效聆听到外面的声音,先要关闭自己心理面的声音!
一个农夫在谷仓里劳动,不知何时把心爱的怀表弄丢了。农夫心急如焚,因为这是他的妻子送给他的结婚礼物,一定不能丢,找了半天没找到,不知如何是好。正好看到一群孩子在外面玩,他就说“帮我个忙找怀表,谁先找到了我给他一块钱!”孩子一窝蜂地冲进谷仓,结果找了大半天他们出来了,他们翻遍谷仓谁也没找到怀表。天色已晚了,他们一个个都回家去了,但是有一个孩子留了下来。
他说“我不要钱,但是我能找到你的怀表,再给我一次机会吧?”
“好吧!那就麻烦你快点!”农夫说。
这个孩子自次走进谷仓,找了一个位置,静静地坐了下来。一切都安静了,悄然无声,但是有个小小的声音从谷仓的角落里传来,滴答、滴答、滴答……
这个孩子轻轻的像猫一样,寻声走到右后方的角落,在一堆稻草下面找到了那块怀表。
农夫为什么没有找到怀表?因为他只听到自己心里的声音“不能丢,一定不能丢,它太重要了……”
一群孩子为什么也没找到?他们心里说“一块钱!一块钱!……”
最后那个孩子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?他让自己里面的声音全都关闭了,让自己安静下来,而且他是无所求的,没有任何干扰的,所以,他能听到这细小的天籁之音。
要提升聆听能力,需要减低内心的干扰,把焦点放在讲话的人身上,才能听到更多。往往我们跟别人谈话的时候,心里还有一堆的东西没放下,“孩子放学了谁去接啊?……晚上出席聚会穿哪件衣服啊?……我承诺同事的事情还没做到……很多很多。对方讲什么你只是听的似是而非,根本无法全情投入进去,所以,我们跟人的沟通经常流于表面和形式,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效。教练要洞察客户的心态,需要拥有正确的聆听态度,才可以听到言语背后隐藏的信息,才能真正聆 听到客户的心声。
每个人固执己见的时候,往往只能听到自己的声音,听不到更多别的声音,就像这个谷仓的农夫和孩子们,如果你想听到那块怀表的声音,就学最后那个孩子让自己静下来。学做心态教练,也要放下自己的杂念,保持平和的心态。
很多时候,我们听不到不是因为我们的耳朵不好用,而是我们平常听的习惯构成了我们的干扰:
● 一边听一边批判、否定;
● 一边听一边演绎,实际上是听自己的;
● 选择性地听自己喜欢听的;
● 只是表面装作在听。
在这样的状态当中,我们的焦点都在自己身上,没有放到对方身上,听不到关键所在。当我们真正把焦点放在外面,我们才有可能达到最佳的聆听态度:
● 忘我(放下自身的想法、情绪、身体状况等任何干扰);
● 专心(专注于客户身上,非常认真);
● 求知(对传递的信息一种好奇心,强烈的想了解);
● 开放(坦诚、直接)。
黄龙南禅师的禅学造诣极深,他形容猫聆听时是这样说的:“灵猫捕鼠,目睛不瞬,四足据地,诸跟顺
向,首尾一直。”好猫捉老鼠的时候,眼睛瞪着老鼠洞,四脚踏在地板上,动都不动,目不转睛,身体笔直,尾巴上翘,老鼠一出来一把就将它抓住。那个时候,一点声响它都敏感极了,所以身手敏捷。教练的聆听要学猫,对方心智模式的盲点就像老鼠。盲点就像老鼠。盲点一露头,即刻就能被发现,这就是聆听的警觉性。
|